淮阴工学院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淮工院委[2005]105号 2005年12月20日)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以及《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苏教高[2005]16号),经研究,就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我院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紧密结合我院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
着眼于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围绕“德才并举,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继续加大教学投入,继续优化专业学科结构,继续探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方法,继续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继续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程度,建立有特色的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教学运行需要
1.在保证日常教学经费需求的前提下,逐年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
2.优先考虑教学经费需要,确保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高于当年学费收入的25%,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维修、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教学开支;
3.大幅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继续加大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保证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保证实践教学经费专款专用;
4.继续加大对教学和科研设备条件的投入力度,保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年增长1000万元以上,进一步改善我院教学科研条件。
四、科学设置专业,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1、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专业设置及其内涵建设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要着眼点,充分考虑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换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适应淮安市八大工业支柱产业和新兴的盐化工、能源等产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应苏北地区和江苏省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并根据我院应用型办学定位,设置和建设专业,在今后五年内新增工科专业5个,理科、经管等其他学科专业5个,使我院本科专业总数达到40个以上;
2.着力打造我院优势专业,以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为示范,坚持扶优、扶强,启动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选择基础较好、人才需求量大、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已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对经过校主干专业建设的专业予以优先支持,力争未来五年内有3—4个专业进入省级特色专业行列;
3.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推进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农业与食品工程系的合并,组建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以经济管理系为基础组建经济管理学院;将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从原所在系调出,组建设计艺术系。通过调整,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4.根据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不断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增加对学生学科技能的训练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多媒体以及双语教学工作推进力度,加大学生选修课力度, 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继续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
1.完善我院课程建设实施办法,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形成系(院、部)重点建设课程、学校重点建设课程、学校精品课程、国家和省精品课程的多级课程建设体系,全面提高课程改革力度,力争每届都有一定数量的省部级(含)以上的教学改革奖、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
2.要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深化课程门类及内容的整合;
3.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少于30%,教师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不少于13%;
4.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工作,每个专业必须开设1门以上双语课程,对生物工程、信息工程、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双语授课课程比例不小于10%;
5.完善我院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强化教材征订、采购、发放的科学管理,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并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大力加强我院优秀教材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力度,鼓励教师自编教材。
六、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管理工作
1.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实践教学内容要注意更新,并符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优化实验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益;通过调整和整合,扎实推进我院7个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工作;积极改进实验教学手段,积极倡导现代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多渠道开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保证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实验室开放率达到100%;
3.加强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启动对现有校内实习基地的改造,整合校内所有实习教学资源,建设包含机电、电子、生命、信息、交通等工程训练的校级工业工程训练中心;同时以淮安市大型企业为主要依托,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认真制定实习、实训工作计划,修订完整可行的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提高实习实训质量;
4.加强对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重点把握好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工作,要求选题必须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从严要求,确保指导教师具备指导资格,严格控制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量;加强对毕业设计指导过程的管理,确保采题、选题、毕业实习等环节有序规范,确保我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5.启动我院大学生科技实践计划,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和创新;
6.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队伍建设,配备优秀的实践教学环节指导人员,做到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性管理。
七、健全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实施教师业务考核和奖惩机制
l.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坚持下来,确保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不低于95%。除因病、出国、进修等特殊原因外,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今后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
2.加强教师培训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立、完善以更新拓展教师知识结构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师资培训体系与制度,建立工科教师实训制度,修订完善教师进修制度,继续实施“以老带新”制度,改进并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比例,确保上课教师符合主讲教师岗位资格的比例在90%以上;
3.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全院教师中广泛开展争创名师活动,建立名师的培养使用、考核评价和奖励等相关制度。鼓励教师争创系级、院级、省级不同层次的名师,在全院教师中形成人人争当名师、人人学习名师的良好氛围;
4.健全教师业务考核、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奖惩机制,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教师年终行政考核中,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必要条件,并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完善各种教学奖励制度,大力表彰奖励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同时,对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将暂停或不再聘其从事教学工作。
八、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机制
1.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好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的关系,注重质量内涵的发展。围绕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组织开展全校性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专题讨论,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更新质量观念,把强化质量意识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修订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的规章制度,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健全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各类教学评估制度,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
3.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力度,加强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继续完善各类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实行包括听课制度、信息员制度、网上评教、评学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监控制度;成立教学质量评估专门机构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库,建立对系(院、部)教学工作状况、专业建设水平、课程建设等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实行定期的评估制度;通过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系统建设,改变传统的“制度——检查”模式为“标准——评估”的科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教学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和动态发布机制;着力探索建立激励引导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新思路;
4.加强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制建设,进一步充实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力量,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督导。
九、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思来精神,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向周恩来总理学习,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与脚踏买地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积极面向非本专业学生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和科技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
2.加强学风建设,把学风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营造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刻苦学习的校园氛围,教育学生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依法治教,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遏制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十、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现代化程度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采取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努力通过制度建设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促使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和服务工作,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做好教务管理系统的软件更新和二次开发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教师自己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加大教学网络平台建设,推动精品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